朋友结婚、同学聚会,每隔一年,抑或是两年,一起长大或是走过年轻的他们总是会不时相聚。所谓“同学聚会是对价值观的极大摧毁”,渐渐的,他们发现各自的生活走向不同,或许各有精彩,或许千差万别。当年的评判标准早被颠覆,很多人让人刮目相看,更多已经泯然众人。工作好的不一定开心,平平常常的倒是潇洒自如,究竟是什么使他们变得不同?
对生活的态度
工作还是生活?这个问题已经被讨论的太多。前有林语堂的《生活的艺术》讲述快意人生的”抒情哲学“,后有稻盛和夫的《活法》鼓励全力以赴的人生。然而你会发现,在大部分时候,在众人面前,让他们变得不同的,并非是工作或者薪水,而是对待生活的态度。
你可以接受林语堂对待生活的观点,也可以被稻盛和夫的书籍励志,但必须以阳光积极的心态对待生活。人活着的时间很短,逛街、买衣服、看电影、开车,这些简单的事情都有可能让你变得幸福和烦躁,工作能让你获得巨大成就感,也自然伴随着挫败的可能,重点是你对待他们的态度。
对自己的态度
你如何看待自己?有些人一毕业就具有了相当的自信,有些人工作了很久还不敢说出自己的观点。你认为自己能做什么样的事情?敢于去追求吗?你认可自己现在所从事的工作,觉得自己高尚吗?
你说我要追求自己的梦想,他们说你幼稚;你说我要过阳光积极的生活,勾心斗角的厚黑学只会让人抑郁变态,他们说识时务者为俊杰;你说我只在乎自己做什么,其他没有要求,他们说,革命不是请客吃饭,生活很残酷。不要妄自菲薄,更不要放弃理想。最重要的是,不要抱怨,否则就做出改变。
对未来的态度
有些人从大学就开始满盘打算,到了工作却畏首畏尾患得患失,计划的永远无法实现,郁郁寡欢。有些人从不计划长远,把今天过到最好。享受有什么错误?谁又知道未来是什么样子的?
The more I struggle, the more I’m free. 太白有诗云,“人生得意须尽欢,莫使金樽空对月。天生我才必有用,千金散尽还复来。”高中的语文啊,永远无法将这些事情讲明白,唯有你经历之后。
一个特长
很多时候你会发现,让一个人引人注目的,不是好的大学,也不是扎实的专业,而是他最与众不同的地方。弹钢琴、打羽毛球、游泳、主持甚至是唱歌,一个简单的特长让人终生受用,如果是奇技淫巧惊世绝学则更能让你脱颖而出。做一个有情趣的人,对自己和和他人都好。
我以前认为性格决定命运,后来发现,应该是性格和你所选择的人生。前者并无对错,很难改变,后者的剧本几乎完全由你自己设计。区别是,有人始终意识不到这点,有人意识到了却患得患失不敢追求,更有人认为这是只在小说书上才存在的故事,苟延残喘,郁郁而终。
我们无法让工作按照自己的梦想发展,无法让生活一天天富足充裕,甚至无法让自己每天都保持快乐,但是我们可以过出自己的丰富多彩,走上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。
最怕患得患失啊, 有了目标和规划就应该去追求, 虽然道路可能有曲折, 可能和计划不同, 但朝着那一点走, 走不到也会接近的.
[回复]
欲望无止境,有时应该有一种知足常乐的心态,自己觉得幸福才会真的幸福 。
[回复]
该干啥的时候就干啥
“怂follow your heart”最重要
有时候人会变,生活会变,是因为经历的东西变了
[回复]
一个兴趣,十年坚持。
[回复]
受益匪浅,谢谢了。
[回复]
有格局
[回复]
很久没来,您这博越发的高深了…
我现在常觉得以前的自己把生活、工作、学业分的太开,每次看到系里那些拖家带口,甚至跟儿子女儿念一所大学的欧美人,会觉得他们生活的很妙,我到底在急什么东西…
[回复]
優秀 道出了生活重點 非常受用
人們 總是習慣往外看
但是看到的卻是自己的不如人
終日 覺得生活不如意
你需要有家人朋友 點醒你
該往裡面看
你擁有的 其實比你想像的多很多
勇於接受 現有的生活
每個階段的迷惘
用自己覺得最自然的方式應付
重點 可以動氣但不可動手 也試著原諒讓你難過的人
[回复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