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直觉得如果要找出个中国应试教育出来的怪胎,就看看自己好了。只知道算算数字,对文学、艺术之类一窍不通。到了初中我还搞不明白所谓的课文中心思想是干什么的,每次被迫看完的书和电影到底要写什么样的观后感。这样的可能性只有三种。一是我智商太低;二是这种语文教学方式就是扯淡;三是选择的课文错了。这下好了,读了计算机,自己和周围的朋友出了电脑还是电脑,上课电脑下课电脑,业余娱乐还是电脑。哎,无奈。
我一直觉得看书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,特别是看小说。我对文字的敏感程度很低,要在那么长时间内投入的专注于文字之上更是再难不过的一件事情。我的阅读量几乎停留在小学六年级水平。语文对我来说,只能一声叹息。
前段时间看到Cary的书评,又在豆瓣上看到它的关注度,今天忍不住在大众书局花三个小时搞定了。虽然王小波在《青铜时代》的序里写道最伟大汉语文学大师一定是做译著去了,然而,对于翻译的小说,我始终觉得是缺失的。东西方语言的结构本来就差别巨大,东西方人的说话方式也有着天壤之别,汉化后的作品,除了故事情节和作者的思想,我还是觉得不能和本土的相提并论。
哎,这样的一部小说,即便是最亲密的两个人之间却的又是什么呢?
<p>《黄金时代》应该是三部里最好的。 </p>
[回复]
<p>我现在集中阅读韩东和朱文两个人的小说。 </p>
[回复]
<p>哦你要表达什么。 </p>
[回复]